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一)专业名称
建筑工程施工
(二)专业代码
040100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
(一)招生对象
初中毕业生
(二)基本学制
全日制三年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建筑读图识图和建筑施工能力。能进行常规的建筑施工、实地工程测量、现场管理等工作,要求学生掌握建筑结构的新技术、新规范等知识。毕业时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较为完整的施工管理经验。能够适应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四、培养规格
(一)素质要求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遵纪守法。
2、敬业爱岗,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踏实的工作态度,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形象。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4、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及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知识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知识。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具备的英语、计算机等综合知识。
3、具有工程开发前期策划、待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等专业知识。
4、具有一定的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预算等专业知识。
(三)能力要求
1、基础能力
(1)具有正确识读本专业施工图的基本能力;
(2)具有正确认识建筑材料并进行检测、保管的能力;
(3)具有一般建筑结构构件计算、验算的能力;
(4)具有应用计算机进行工程图绘制的能力;
(5)具有施工现场组织和管理的能力和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
(6)具有一、二个主要工种操作的初步技能。
2、专业能力
(1)具有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监测、检验的能力;
(2)具有进行建筑工程计算、和验算、编制工程图件的能力;
(3)具有现场处理建筑施工技术问题的能力;
(4)具有施工现场的组织和管理的能力;
(5)具有参与施工图纸会审工作的基本能力。
五、就业面向
(一)就业岗位
本专业主要面向建筑施工企业,从事施工员、安全员、预算员、质量员、测量员、材料员等岗位工作或从事建设监理工作;面向建筑工程技术咨询企业,从事工程概预算等相关工作;面向房地产开发或工程咨询、物业管理企业,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和物业管理等职业岗位工作。
(二)就业范围
建设公司、施工单位、监理公司等
六、培养模式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紧密联系建筑行业行业实际,依托地方资源优势,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实行订单培养、工学交替、实训相融合等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开发、课程标准制订、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第1、2学期:完成基础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基本技能培养为目的,重点加强数学、英语及计算机等工具课程的教学。同时,开展建筑制图及CAD、建筑材料、工程预算、房屋建筑构造等专业基础领域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依托校内实训基地,通过认知实习,为提高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能力打下基础。
第3、4学期:通过土石方与地基基础、混凝土结构施工、砌体工程施工等专业领域的学习,采取虚拟实训与实际实训相结合等方式,推进施工员等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
第5、6学期:结合集中实践教学以及顶岗实习与就业岗位相结合,在对口岗位强化对建筑专业能力的培养,实现专业教学与企业相融合。教师与学生参与建筑施工过程,企业技术骨干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学校老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对学生共同指导、管理和考核,将诚信教育、爱岗敬业等职业道德与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
在学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中融入职业素质教育、劳动态度、敬业精神和人文素质的教育。同时使校内实验实训、社会实践与顶岗实习有机结合,实现学生从基本技能训练到综合技能训练、分析问题能力培养到解决生产问题能力培养的顺利过渡,实现学生学习目标与就业岗位要求“零距离”对接。
七、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构建
依据专业调研情况及相关职业标准,以满足建筑领域企事业单位专业人才需求为出发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为重点,确定了本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归纳为行动领域,按照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的解构与重构,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表1课程体系构建表
典型工作任务 |
行动领域 |
学习领域 |
施工员 |
1、能熟练识读建筑工程施工图,能够进行一般工程施工图会审和记录; |
建筑制图与识图
|
计算机绘图员 |
2、能够利用专业制图软件进行计算机辅助制图 |
建筑CAD |
材料员 |
3、能根据工程情况选用和正确使用一般建筑材料;
|
建筑材料 |
测量员 |
4、能识读、利用和测绘一般地形图,能够正确和熟练使用测量仪器进行建筑工程定位放线、施工测量和变形观测;
|
建筑工程测量 |
预算员 |
5、能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提出各项资源需要量计划、制定和调整施工进度计划; |
建筑工程概预算 |
6、能根据施工图纸和相关资料编制施工图预算、结算和进行成本分析与控制。 |
工程计量与计价 |
(二)职业能力课程开发
课程内容的选择和重构着眼于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明确具体的知识、技能、素质等要求,打破传统学科课程的束缚,将课程内容进行整合重构;依据国家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根据产业需求、就业市场信息和岗位技能要求确定专业课程的内容,将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有效衔接;反映专业技术的最新发展,如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标准等,吸收在实际工作中起关键作用的经验和技巧;实现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能力培养相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提升学生发展潜力。
教学情境构建应以实际岗位操作中的任务(项目)作为教学任务,由简单到复杂的几个任务或者综合性的项目贯穿整个课程内容,然后将与任务(项目)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贯穿在任务(项目)完成的过程中。
表2职业能力课程内容
类别 |
序号 |
学习情境
学习领域 |
学习
情境1 |
学习
情境2 |
学习情境3 |
学习情境4 |
学习情境5 |
学习情境6 |
学习情境7 |
学习情境8 |
学习情境9 |
专业学习领域 |
1 |
建筑材料 |
水泥质量检测与分析 |
砂石集料质量检测与分析 |
水泥混凝土质量检测与分析 |
建筑砂浆质量检测与分析 |
建筑钢材质量检测与分析 |
高分子建筑材料 |
防水材料的检测与分析 |
木材制品的检测与分析 |
|
2 |
6砌体工程施工 |
砖基础施工 |
砌体墙、柱施工 |
过梁、墙梁、悬挑构件施工 |
|
|
|
|
|
|
3 |
7混凝土工程施工 |
简单梁的施工 |
复杂梁的施工 |
独立柱(含基础)的施工 |
梁板的施工 |
|
|
|
|
|
4 |
建筑工程测量 |
水准测量 |
角度丈量 |
距离丈量与直线定向 |
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测设 |
测量误差与控制测量 |
地形测绘 |
|
|
|
5 |
建筑施工技术 |
土方工程 |
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 |
砌筑工程 |
混凝土结构工程 |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
结构安装工程 |
屋面及防水工程 |
装饰工程 |
冬期与雨期施工 |
6 |
建筑工程概预算 |
定额工程量计算 |
施工图预算 |
工程量清单计价 |
设计概算、工程结算的编制 |
|
|
|
|
|
八、培养进程
课程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分类 |
课程名称和总节数 |
学分 |
课时 |
按学年、学期教学进程安排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18周 |
18周 |
18周 |
18周 |
16周 |
17周 |
一 |
基础
模块 |
公共
基础课 |
入学教育及国防教育 |
1 |
|
★ |
|
|
|
|
|
语文(192节) |
|
|
4 |
3 |
2 |
2 |
|
|
数学(160节) |
|
|
3 |
3 |
2 |
2 |
|
|
英语(182节) |
|
|
3 |
3 |
2 |
2 |
|
|
德育(职业规划、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就业指导)总128节。 |
|
|
2 |
2 |
2 |
2 |
|
|
公共艺术(72节)
|
1 |
1 |
1 |
1 |
|
|
体育与健康(144节) |
|
|
2 |
2 |
2 |
2 |
|
|
计算机应用基础(128节) |
|
|
2 |
2 |
2 |
1 |
|
|
课时小结 |
|
|
|
|
|
|
|
|
二
|
专业
模块 |
专业基本能力课 |
建筑识图与构造 |
|
|
4 |
5 |
|
|
|
|
建筑CAD |
|
|
|
5 |
|
|
|
|
建筑工程测量 |
|
|
|
5 |
|
|
|
|
建筑工程材料 |
|
|
4 |
|
|
|
|
|
建筑手绘 |
|
|
4 |
|
|
|
|
|
课时小结 |
|
|
|
|
|
|
|
|
岗位核心能力课 |
建筑施工技术 |
|
|
|
|
5 |
4 |
|
|
建筑施工组织管理 |
|
|
|
|
|
4 |
|
|
建筑工程资料 |
|
|
|
|
3 |
|
|
|
建筑结构与结构识图 |
|
|
|
|
4 |
3 |
|
|
钢筋图识读与翻样 |
|
|
|
|
|
4 |
|
|
课时小结 |
|
|
|
|
|
|
|
|
三 |
拓展
模块 |
专业拓展课 |
建筑工程计量计价 |
|
|
|
|
4 |
|
|
|
建筑装饰施工 |
|
|
|
|
|
|
|
|
人文素养课 |
湖湘文化 |
|
|
|
|
|
|
|
|
课时小结 |
|
|
|
|
|
|
|
|
四 |
考证辅导 |
|
|
|
|
|
|
|
|
|
|
|
|
|
|
|
|
|
|
五 |
顶岗实习 |
|
|
|
|
|
|
|
|
|
|
|
|
|
|
|
|
|
|
各学期课堂教学周学时数 |
|
|
|
|
|
|
|
|
合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专项实践进程安排表
序号 |
实训实习内容 |
学分 |
学时 |
按学期分配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1 |
CAD实训 |
2 |
40 |
|
2W |
|
|
|
|
2 |
混凝土施工实训 |
1 |
20 |
|
|
1W |
|
|
|
3 |
钢筋施工实训 |
1 |
20 |
|
|
1W |
|
|
|
4 |
建筑工程测量实训 |
2 |
40 |
|
|
|
2W |
|
|
5 |
校外专项实习 |
2 |
40 |
|
|
|
2W |
|
|
6 |
顶岗实习 |
24 |
480 |
|
|
|
|
6W |
18W |
总计 |
40 |
800 |
2W |
2W |
2W |
4W |
11W |
19W |
九、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师资及设备配置标准
(一)专业师资配备
1.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任职资格可其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2.专业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合理,60%以上专业教师是双师型教师(具有高级工技能证),20%以上具有技师或工程师以上资格证书,70%以上专职实习指导教师有高级工技能证或助理工程师资格证书。建议聘请2~4名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外聘教师。
3.校内实训实习指导教学每小班(15~20名)配备一位指导教师,实训按2~5人一个工位,每四个工位配备一名小组长(导生)。
(二)设备配置
本标准主要规定了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教学和培训设备的配备标准的分类、要求等内容。适用于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及培训用仪器设备的配备。
1. 建筑工程施工图绘图实训室。
功能:适用建筑工程各专业建筑工程绘图技能教学的实训项目。
主要设备装备标准(以一个标准班40人配置)
序号 |
设备名称 |
用途
|
单位 |
基本配置 |
适用范围
(职业鉴定项目) |
1 |
多媒体教学平台 |
教学 |
套 |
1 |
建筑工程施工图绘图实训,同时还能适应Auto CAD(建筑)职业技能鉴定 |
2 |
微型计算机 |
绘图实训 |
台 |
40 |
3 |
计算机桌、椅 |
绘图实训 |
套 |
40 |
4 |
计算机网络配套设备 |
绘图实训 |
套 |
1 |
5 |
手工绘图桌、椅 |
绘图实训 |
套 |
40 |
6 |
手工绘图工具 |
绘图实训 |
套 |
40 |
7 |
实测与翻样工具 |
实测实训 |
套 |
40 |
8 |
Auto CAD软件(网络版) |
绘图实训 |
套 |
1 |
9 |
图像处理软件(网络版) |
绘图实训 |
套 |
1 |
10 |
图形处理软件(网络版) |
绘图实训 |
套 |
1 |
11 |
图纸输出设备 |
绘图实训 |
套 |
1 |
12 |
资料、储物柜 |
|
套 |
适量 |
2 . 木制品加工与制作实训室。
功能: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施工技术与工艺的技能实训。
主要设备装备标准(以一个标准班40人配置)
序号 |
设备名称 |
用途
|
单位 |
基本配置 |
适用范围
(职业鉴定项目) |
1 |
木工操作台 |
木工操作 |
个 |
20 |
模板(木工)翻样与加工实训,同时还能适应木工、模板工等职业技能的鉴定 |
2 |
木工操作凳 |
木工操作 |
只 |
20 |
3 |
木工手工工具 |
木工操作 |
套 |
40 |
4 |
木工工具柜 |
工具存放 |
个 |
40 |
5 |
平板式刨床 |
木材加工 |
台 |
1 |
6 |
桌上型木工手压刨机 |
木材加工 |
台 |
2 |
7 |
台式圆盘锯 |
木材加工 |
台 |
1 |
8 |
桌上型圆锯机 |
木材加工 |
台 |
2 |
9 |
曲线锯 |
木材加工 |
台 |
2 |
10 |
单头直榫开榫机 |
木材加工 |
台 |
2 |
11 |
空气压缩机 |
木工制作 |
台 |
2 |
12 |
气钉枪 |
木工制作 |
把 |
2 |
13 |
射钉枪 |
木工制作 |
把 |
2 |
14 |
冲击电钻 |
木工制作 |
把 |
2 |
15 |
手电钻 |
木工制作 |
把 |
2 |
16 |
电动角磨机 |
木工制作 |
台 |
2 |
17 |
刀片磨床 |
工具整修 |
台 |
1 |
18 |
锯片磨床 |
工具整修 |
台 |
1 |
19 |
木模板 |
肋型楼盖、楼梯、框架、墙下等 |
套 |
选配1 |
3. 砌体砌筑实训室。
功能: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施工技术与工艺的技能实训。
主要设备装备标准(以一个标准班40人配置)
序号 |
设备名称 |
用途
|
单位 |
基本配置 |
适用范围
(职业鉴定项目) |
1 |
皮数杆 |
砌筑实训 |
根 |
40 |
砌筑工程实训,同时还能适应砌筑工等职业技能的鉴定 |
2 |
砌筑手工工具 |
砌筑实训 |
套 |
40 |
3 |
泥桶 |
砌筑实训 |
个 |
40 |
4 |
门型脚手架 |
砌筑实训 |
套 |
10 |
5 |
手动弹涂器 |
砌筑实训 |
个 |
20 |
6 |
检测工具 |
砌筑实训 |
套 |
20 |
7 |
自动安平标线仪(选配) |
砌筑实训 |
台 |
2 |
8 |
手持激光测距仪(选配) |
砌筑实训 |
台 |
4 |
9 |
翻斗车 |
砌筑实训 |
辆 |
4 |
10 |
砂浆搅拌机 |
砌筑实训 |
台 |
1 |
4. 钢筋翻样与加工实训室。
功能: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施工技术与工艺的技能实训。
主要设备装备标准(以一个标准班40人配置)
序号 |
设备名称 |
用途
|
单位 |
基本配置 |
适用范围(职业鉴定项目) |
1 |
多媒体教学平台 |
教学 |
套 |
1 |
钢筋翻样与加工实训,同时还能适应钢筋工等职业技能的鉴定 |
2 |
钢筋成型台 |
钢筋加工 |
台 |
10 |
3 |
钢筋调直机 |
钢筋加工 |
台 |
1 |
4 |
钢筋弯曲机 |
钢筋加工 |
台 |
2 |
5 |
钢筋切断机 |
钢筋加工 |
台 |
1 |
6 |
钢筋对焊机 |
钢筋加工 |
台 |
1 |
7 |
电渣压力焊机 |
钢筋加工 |
台 |
2 |
8 |
交流电焊机 |
钢筋加工 |
台 |
2 |
9 |
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机 |
钢筋加工 |
台 |
2 |
10 |
直螺纹套筒套丝机 |
钢筋加工 |
台 |
2 |
11 |
锥螺纹套筒套丝机 |
钢筋加工 |
台 |
2 |
12 |
砂轮切割机 |
型材切割 |
台 |
1 |
13 |
手工工具与附件 |
钢筋绑扎 |
套 |
40 |
十、考核评价
(一)课程考核
提倡考试模式创新和改革,过程考核与期末考试有机结合。人文素养课程的过程考核比例占50分,其中学生考勤15分,教学表现(教学纪律、学习综合表现、作业完成等)占35分;职业能力课程的过程考核比例占60分,其中学生考勤15分,教学表现(教学纪律、学习综合表现、学习成果展示、作业完成等)占45分。
(二)专项实践考核
1.实训实习。实训实习是指时间在一周以上的课程实习、课程设计、专业实习、顶岗实习。实行课程化管理,实习不合格者不具备毕业资格。按照实践教学管理规范要求评定成绩。
十、毕业条件
依据学籍管理规定,本专业的学生修完本方案所有课程,方能准许毕业并获得规定的毕业证书。
十二、其他说明
1.根据各类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遵照教学规律和循序渐进原则,将各门课程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合理地排列组合,形成有机的课程体系。执行中根据实际需要及时安排专项实践环节。
2.为适应行业、企业的实际需要和学校本课程开发应用,经教务处批准后,指导性教学安排作为教学实施方案可适当微调。
3.课程安排以及考核形式必须与时俱进,以适应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方案,达到实效。
4.参加技能大赛的学生,可根据大赛成绩及学院相关规定折合为相应学分。
5.其他未尽事宜,遵照学校相关规章制度执行。